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,带您了解如何预防?
秋冬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
是各种传染病轮番上阵的时候,
近期支原体肺炎猛足劲出来“冲业绩”,
频频冲上热搜,
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
及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,防病于未然。
-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
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,能在无氧和有氧环境下生长、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,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。是引起秋冬季肺炎高发的主要病原体之一。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,近几年有年龄下降趋势,3岁以下儿童感染增多。支原体肺炎可全年发生,每年8月到12月是高发期,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。75%酒精和含氯消毒剂(如84消毒液)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。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,常同时有咽炎、支气管炎和肺炎。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,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我们人类的下呼吸道,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。
- 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
主要通过飞沫、直接接触传播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口鼻咽分泌物,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。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、无症状感染者,是主要传染源。该病潜伏期1~3周,从潜伏期至症状出现后数周,都具有传染性。
-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
通常在接触支原体肺炎病人1-3周后出现症状,以发热、咳嗽(尤其是夜间干咳)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,随着2-4天缓慢恶化,会出现反复发热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。发热以中高热为主,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。咳嗽较为剧烈,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。部分患儿有喘息、呼吸困难、发绀等表现,应高度警惕,尽快就医。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,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、湿性啰音。近期各类呼吸道感染较多,如果孩子发热持续三天,体温没见好转或病情反复,有明显咳嗽,呼吸频率增快,或伴有喘息、呼吸困难、发绀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、精神差、抽搐等要及时就医。
-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
目前还没有预防支原体肺炎的疫苗。预防支原体肺炎,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1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。
2、咳嗽、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,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,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。
3、注意手卫生,使用肥皂、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。如果没有流动水,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。
4、注意室内通风,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,以保持空气新鲜。
5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,适量运动,增加身体抵抗力,注意保暖避免受凉。
6、学校、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,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,加强健康监测,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。
7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,查明病因,切忌盲目用药。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完全无效,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,如罗红霉素、阿奇霉素等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。
- 孩子确证支原体肺炎,如何做好居家护理?
轻症的支原体肺炎无需住院,在家庭护理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:
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能量摄入,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,不主张感染后或出现发热、咽喉疼痛、流鼻涕、咳嗽等症状的孩子带病上学。
正确服用退热药,不常规推荐使用镇咳药,如果干咳明显影响孩子休息,可酌情应用。可以使用祛痰药物,包括口服和雾化药物,也可以采用叩击排痰,帮助孩子排出痰液。
要注意通风、保持清洁,有过敏体质或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儿童避免接触烟草、宠物、花草等。
有条件的多子女家庭做好隔离,以免相互传染。
- 关于支原体肺炎防治的9个提醒
- 来源:人民日报、健康中国、凤山疾控
- #支原体肺炎